当前位置:河外要闻 > 我眼中的河外
我眼中的河外
推荐信息
热门信息

我与河外的故事——从理解到认可到追逐,在参与中不断感悟、升华

发布日期:2022/5/8 18:56:02 访问次数:2361

作者:传媒学院 郭淳同学



      2018年8月至今,已经马上在河外工作满四个年头,每年的成长与感悟伴随着教师职业身份的加强,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现在、日后的生活。

从理解到认可到追逐


2018年初入学校,作为刚刚毕业的学生,也是校长开玩笑说到的“毛头小子”,自身对于民办教育和民办高校是零起点,零认识。初到学校的教室并没有想象中的豪华,桌椅板凳和学生,这是我对学校最初的感受。

“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这是一次院长会上校长说的话,教育教学的根基在于教师,教师在传道授业之前先要克服自己内心的困扰,完成从学生到教师身份的转变。在高校作教师,不仅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同时也是自己向学校学习的一个过程,学习民办教育和民办高校的坚毅不屈,学习在肩负巨大压力与质疑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

从准职业人培养课堂的要求中不断学习,丰富自己对于教学的认识,这是自身学习过程中的最大“哏节”,此刻是我对于自己单位的真正认可,只有经历过了,才知道知识的重要性,只有自己努力了才会知道成果带来的喜悦,只有在经历中不断的感悟,才能体会到身处环境的丝丝变化,优越感不是天生具备的,而是后期在不断挑战并完成任务中积累出来的,也是不断从身边的变化中感悟出来的。从普通的任课教师收到领导的认可、期许、托付与嘱托,我认为我是幸运的,同时大学老师对于自身在社会中的光环,也不断的给自己带来自信与成就,那么这一切来源于工作单位给的平台。因此,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我将不断追逐学校的发展。


在参与中不断感悟、升华


学校的大小事务,校长都会亲历亲为,这是我们老师所看到的校长,被批评时心里会有不甘,但每当看到校长操劳的身影时,这种被批评的不甘就转化为了一种“心疼”,与校长的操劳相比,自身的努力就少多了,因此榜样的力量也就悠然而生,在随后的工作中也逐渐发现,被批评有时候并不是坏事,被期许的人才会被批评,干事的人才会有被批评的机会。

学校的大小会议很多,刚开始的不解被后来的民主提议和全民参与所打消,自由发言、观点为主题的会议给了更多有才华年轻人成长的平台与展现自己的机会,很多校内事务校长都会让有思考的老师加入,这无疑是一个锤炼队伍的过程。

当自己的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对于学校的理解和感悟也就越来越深,很多曾经负能量的事务变成了一种激励与被肯定,每当看到校长操劳的身影与日益成长的学校,破土而出的新校区,内心就会不断充满能量,四年的工作时间只是入门,对于学校的很多故事、历史、传奇还没有聆听透彻,对于学校的很多理念、要求、倡议还没有理解透彻,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学习透彻,事业和工作还要继续努力。

自己始终相信,河北外国语学院是有年轻人平台的,是年轻人挥洒青春与施展抱负的舞台,锯响就有沫,干就有结果,期待每一天新的工作与挑战,享受不断锤炼中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