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外要闻 > 我眼中的河外
我眼中的河外
推荐信息
热门信息

谦和、儒雅、敦厚、务实——我眼中的河外领导们

发布日期:2022/5/5 18:18:40 访问次数:2686

作者:德法学院 张朋亮同学


      河北外国语学院在创始人孙建忠校长的领导下,
20多年筚路蓝缕,艰苦创业,从一个普通的民办职业专科学校,逐步发展成为河北省独树一帜的外国语类专业本科高等学府,其成功的因素有很多,而河外“以人为本、不拘一格”的人才观无疑是最重要的一条。

一个组织的发展势头如何,可以考察它的领导风范,而一个组织的领导风范如何,某种程度上则可以由这个组织的各级领导的气质、品性、言谈举止甚至衣着形象反映出来。我入职河外已一年有余,我曾在不同场合观察过河外的各级领导,令我感到惊异甚至惊叹的是,河外的每位领导看起来似乎都不那么“像”个领导。他们神情安定自若,讲话慢条斯理,举止张弛有度,衣着朴素大方。他们不骄不躁,不卑不亢,既没有趾高气昂的“官威”,也没有巧言令色的“吹拍”。如果他们身上有某些共同特质的话,那应该是谦和、儒雅、敦厚、务实。而这种集体气质,正是由以孙校长为核心的领导集体长期锻造、铣削、磨合而成的。这也是河外的“门风”和软实力的一种体现。


其实,对于一个组织来说,要想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近段时间在网络上频频曝出一些高校领导教师的丑闻,如为争夺一个头衔名号而誓天断发、斯文扫地的,有无视疫情防控要求,我行我素、横行恣肆的,这些都是因领导思想作风建设涣散无力导致的。常言道,千人千面,众口铄金。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气质秉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观点,但作为一个领导,必须要有着眼全局的政治站位和率先垂范的职业操守。思考问题,权衡利弊,都要把是否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作为基本参照,否则就不能算作一个成熟的领导。


2020年以来,河外领导高层审时度势,在各二级学院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三级学院架构,从已有和新晋教师队伍当中考察发掘出一大批专业过硬、视野开阔、思想活跃的后起之秀,并大胆启用,委以重任。孙校长多次召开三级院长会议,在会上循循善诱,鼓励鞭策,帮助他们在各自的领导岗位上快速成长。如今,三级学院虽然在工作上还存在某些不足,但各位三级院长们都以抖擞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把各项工作做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事实也证明了这一大手笔是何等的豪迈与精到。随着管理层级和管理权能的逐步下沉,河外的治理体系建设已初具形致。同时,随着越来越多优秀人才的补位和共振,河外的治理能力建设也已驶入快车道。


河外的领导结构是丰满的,但河外的领导之间、领导与下属之间的关系却是“扁平”的。记得有天傍晚我在去食堂的路上,偶然发现一个垃圾桶里正在冒烟,由于天色已晚,路过的师生并不容易察觉。于是我顺手拍了张照片,发给了主管安全保卫的侯处长,并在微信上简单汇报了火灾隐患的具体位置。对方很快便回复说:“收到,马上派人过去处理。”本以为至此我的义务就完成了,没想到过了一会儿,侯处长通过微信给我做了认真的反馈:火已扑灭,是生日蜡烛未燃尽导致的。并附上了已清空的垃圾桶的照片。我顿时有点儿类似于“受宠若惊”的感觉。我只是一个普通员工,在我报告相关情况后,保卫处自行处理就可以了,没想到对方还是像跟上级领导汇报工作一样,把相关处置结果详细通报给我。


虽然这是一件很平常,很不起眼的小事,但却给了我实实在在的触动。一项工作做得到位与否,很多时候就体现在细节上,体现在“最后一厘米”上。如果每位领导,每名教职员工,都能够尽心尽力地管理好自己的一份“责任田”,那么整个学校将成为一片硕果累累的大庄园。


当然,目前的河外还算不上尽善尽美,未来可能还有更多的艰难险阻,但我相信,有这样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有这样一群谦和、儒雅、敦厚、务实的同道中人,河外星系一定会成为朗朗夜空中最闪亮的一颗星。因为热爱,所以温柔。与这样一群如传说中的高原雪人般温柔的“平凡人”共事,不失为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