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外观点

河北外国语学院以“工匠精神”培养“本来想低调,实力不允许”的人才

发布日期:2021/8/11 8:30:33 访问次数:2965

河北外国语学院董事长、校长孙建忠院士提出,“学校培养的学生是要和用人单位零距离对接的人才,是与用人单位一起创业、创新、创造的人才。培养的不仅是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还是行业的管理人才。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出既有底蕴,又有知识,又会操作的应用型人才;要在“专注、坚持、征服”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绅士风度、君子品格”。

【人人都要有工匠精神】

河外师生坚持“做事讲工匠精神,做人讲绅士风度,交往讲君子品格”的河外做人做事行为准则,学校能取得这么多成绩,就是因为师生时刻发扬“给自己家办事”的公门精神,将专注、坚持、征服的河外精神与工匠精神、绅士风度、君子品格的追求融合起来,开展校本、岗本、业本、职本、行本的思考。

河外人身上都有一种秉性,我们称之为“十二个经得起”:经得起看、经得起查、经得起访、经得起考、经得起问、经得起计算、经得起信任、经得起托付、经得起等待、经得起被发现的过程、经得起历史的考验、经得起对方的成长。

【以工匠精神做好本职工作】

在培养自己做事的工匠精神上,河北外国语学院提出锻脑、炼心两步走的培养方法——锻脑:脑子中的幻影能力、呈像能力、印像能力;炼心:心情、心态、心潮、心路、心声、心理、心境;一个人如果脑子与心通了,就会打破瓶颈、涅槃重生。

你的敌人水平有多高,你的水平就有多高;你的敌人是什么样,你就是什么样。你的合作对象水平有多高,你的水平就有多高;你的合作对象是什么样,你就是什么样。在河外,师生人人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摆正心态,筑牢思想,落实行动,争做“本来想低调,实力不允许”的人,大事来临时,临危不乱、有条不紊,保持清醒的头脑、条理的思维、平静的心,以工匠精神将事情做得精益求精。

【以工匠精神育人】

孙建忠校长提出“天才”教育法,即: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为“天才”的潜质。教师就如同一个雕塑师,要带着对学生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去打造一个完美的艺术品。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天才”和“蠢才”。“天才”都是通过后天的努力或在某一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人。“天才”和“蠢才”之间只存在位置的差异,“蠢才”放对了位置会成为“天才”,“天才”放不对位置也会成为“蠢才”。

【以工匠精神做科研】

科研起点就是乐业、乐研,而且在“业”中找到你喜欢的方面进行深入彻底地研究,要能够拿出有充足理论支撑和实践论证的数据、数字来证明你的论点。让你的论点无懈可击,这就是科研工作的工匠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优秀年轻干部要沉下心来干工作,心无旁骛钻业务,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河北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与青年学子也在时刻践行“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这一要求,在社会中卓然而立,将命运把握在自己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