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微信精选

宪法在我心,法治在行动

发布日期:2020/12/7 15:44:33 访问次数:2390

2020年124日,国际商学院20级法律班开展“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宣传活动。2014124日,我国迎来了首个国家宪法日 ,到现在的2020124日已经是第七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第三个“宪法宣传周”。我班为此进行了宪法宣传活动,并由我班班长王浩然和组宣委白羽彤共同主持。

我班在本学期一直进行宪法阅读,期间由我班班长王浩然带领同学积极阅读背诵。同学们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认识了宪法的重要地位,结合行为准则规范与道德素养,同学们努力学习法律知识,争做学法知法懂法的新时代青年。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大家对宪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不仅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引和保障作用,并且能反映出全国人民的意志,更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之后在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过程中所取得的一项重要保障。

设立国家宪法日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人民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且于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时间定为每年的124日。

事实上,设立“国家宪法日”是法律界由来已久的呼声。124日也是中国的“全国法制宣传日”。之所以确定这一天为“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因为中国现行的宪法在1982124日正式实施,这便是国家宪法日的由来。

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4部宪法,即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1982年宪法。4部宪法,见证了新中国的历史变迁,无不留下时代的烙印。

许多人听到宪法这个名词,觉得它距离我们很遥远,其实宪法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连。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宪法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更能帮助我们运用理性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国家不可无法,民不可不知法。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加强宪法的学习,合理享有公民权利,积极履行公民义务。发挥新青年的积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微薄的力量!

来源:国际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