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外观点

河北外国语学院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发布日期:2023/11/21 11:08:18 访问次数:802

作为河北省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本科外国语大学,河北外国语学院近年来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学的中心内容和首要任务,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加强教材建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大学,助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发展,有着35年党龄的老党员、河北外国语学院董事长、校长孙建忠院士为办一所人民满意、国家需要的大学默默耕耘了25年,他提出,“学校是党和国家的学校,我们要坚决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坚持‘以党建带校建,以党建促校建,党有号召,校有行动,校有号召,我有行动’,不断向党中央学习。”自十八大以来,孙建忠校长多次组织师生集中学习,不断深入总结分析党建工作新要求、新局面,党建工作已成为河北外国语学院红色发展引擎,这一成果被中国教育部官网、人民网、中国教育报、河北共产党员网等媒体广泛报道。

N层多点A党建模式,确保党的领导全覆盖

为加强党对各层级的全面领导,孙建忠校长提出“N层多点A党建模式”,领导层实行董事会、党委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管理层各处室、各二级学院行政一把手、业务一把手由党员担任;执行层三级学院、教研室一把手由党员担任;基层的年级组、班级学生干部、学习小组、宿舍一把手必须有党员身份。

同时,学校设置了8个党总支,下设26个党支部、72个党小组,并在每个党支部成立党团活动室,所有党支部悬挂党旗,所有师生党员日常佩戴党徽,时时处处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自2012年以来,学校连续十一年坚持每周二晚上开展党团日活动,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还将学生公寓建成党团建设和德育教育工作的主阵地,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到每一名师生的心田,让师生党员带动全体师生时时处处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首创“三进”工作新模式,将红色基因根植师生血脉

作为全国第一所成立党委的民办高校,为使党的历史与当代青年师生血脉相承,2020年,河北外国语学院率先在全国高校中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卷、《党史》、《党章》引入教材,纳入课程教学计划。同时,结合目前开设的134个专业特点,分别提炼《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卷及“二十大”中需要重点融入的的学习内容与要求,将“思政课程”演变为每门课程任课教师都使用的“课程思政”。这一举措上报国家后,学校被列为全国外语类院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三进”工作试点单位。

创新课程思政,形成大思政格局

孙建忠校长创造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学新模式,明确提出“泛班主任化”理念,即每一位任课教师都是“辅导员”,学生在谁的手里,谁就是班主任,谁就是学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在课堂上,任课教师要以《春夜喜雨》一诗为育人原则,让安全意识和安全教育的小溪流淌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坚持润物无声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师生、影响师生。

目前,学校建设了由77名思政课教师、138名辅导员组成的思政队伍,同时,在课程思政思想指导下,全校1270名专任教师的每堂课都带有思政元素,形成了全校“大思政”格局。

孙建忠校长还组织全校师生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抽取关于教育、高校、教师、青年、科技、文化等的重要论述及“二十大”会议内容,编辑成136册书刊,并制作成展板在宿舍楼、教学楼、办公楼、实训楼的楼道张贴、悬挂,形成文化长廊,让师生举目就能感受党的关怀、牢记党的嘱托,让全校师生时时刻刻浸润在党建文化氛围中。

做好“一带一路”服务,讲好中国故事

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自2013年开始,学校在孙建忠校长的带领下,每年自筹经费有计划地开设小语种,供同学们免费学习,截至目前已开设75个语种,覆盖世界五大洲181个国家的官方语言。学校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以及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二十大报告等内容翻译成75个语种的学习手册,供中外师生研读学习,并编写完成《习近平:思想、领导和行动》等10余本多语种书籍,为讲好中国故事贡献河外力量。

十年来,学校不断加大投入,引进外籍院士10名,外籍专家223名,与美国、英国、西班牙等82个国家的407所大学、国际组织、科研机构签署了友好合作协议,与37个国家驻华使馆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致力于培养更多国际化战略人才。孙建忠院士还创办了“环球华语学习中心”,与国际合作大学共建华语学堂,向世界分享中国故事,架起沟通世界的语言丝路。

牢记党员身份,服务公益事业

出身于河北省优秀教育世家的孙建忠教授,也是古巴科学院外籍终身院士、古巴历史科学院外籍终身院士;曾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还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是中国教育事业杰出人物,是河北省终身制文史研究馆馆员、河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我这一辈子只做一件事,而且要做好这件事。”这是孙建忠院士常说的一句话。这件事,就是投身教育事业,研究教育事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孙建忠校长时刻将“师生对美好校园生活的向往就是学校领导层的奋斗目标”作为办学立校的行动指南,打造“自豪、尊严、幸福、快乐工程”,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升师生幸福感。

在孙建忠校长的带领下,学校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模范,他们甘于奉献、攻坚克难,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的道路上不断披荆斩棘、奋勇前进,不断为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