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外要闻 > 我眼中的河外
我眼中的河外
推荐信息
热门信息

我在河外拍下四张难忘的照片

发布日期:2022/5/20 18:31:46 访问次数:3016

作者:西意葡学院王英莹同学

窗外,五月的杨柳扭动着小蛮腰,漫天飞舞的柳絮悠悠地飘落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恍然惊觉来学校已有一个多月了。从最初灰褐色的柳条有一搭没一搭地晃动几下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新芽嫩再到如今柳絮纷纷何所似,大雪飘飘差可拟,校园的春天就这样在这些被隔离的日子里逐渐走近,河外的生活就这样在长时间的相处中逐渐清晰。


如果说人的眼睛是最高清的照相机,那我拍下的第一张照片是西意葡学院下课后的办公室。每到下课,学院的办公室就像集市一样热闹,络绎不绝的学生来办公室或是背书或是找老师讨论问题。初来乍到的我被这浓厚的学习气氛所吸引,既佩服着老师们的责任心,也感动于学生们的求知热情。现在,依然挤着一排排的学生认真地背着自己的专业课知识,同学们在一次次的背诵中进步提高,老师们在一次次的提问中感知教学的魅力。学习是学生最重要的事情,一所大学是否出色,不在教学楼是否宏伟,而在学养是否深厚,学风是否浓郁;教学是老师最重要的事情,一所大学是否优秀,不在食堂饭菜是否味美,而在教师学识是否渊博,德行是否高尚。这张照片是办公室的日常,定格的是学生求知的欲望、勤奋的精神和老师满满的责任心。


作为老师,主阵地教室无疑是最让人惊喜而又充满斗志的地方了。这里是我眼中最美的地方。眨眼按下快门,定格下课堂的美好。作为外语学院,教室里悬挂着各种外语常用词汇和冬奥会相关的专业词汇,多媒体的设备为教学带来了很多便利。教室坐着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或内敛含蓄或活泼好动,或调皮捣蛋或乖巧可爱,走在他们中间,看着他们星星般闪烁的眼,听着他们自信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整颗心仿佛也年轻起来了,活跃起来了。在这里,我惊喜于学生成熟全面的认知,欣慰于学生纯洁美好的想法,醉心于师生同频的美好,痴迷于知识的传递和灵感的碰撞。我眼中的教室是最符合学校气质的地方,最符合大学生状态的地方,师生在这里共同耕耘着人生之田,书写着河外的美好。


闭环管理给了我欣赏校园夜色的机会,操场也是必不可少的取景地。在这里可以看杨柳依依映明月,可以听歌声袅袅绕春墙,可以观人海济济绽活力,可以闻花香阵阵沁心脾。操场于我,是热情洋溢的运动场,是青春活力的大舞台,更是自我思考的好地方。有学生评价“王老师超凡脱俗”,我在操场一圈圈散步中恍悟:超凡脱俗的不是我本人,而是我上的课——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为这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巨大落差而痛心,诚信、忠孝、自强、厚德……这些优秀的传统美德本是我们做人的常态,可在这样一个流量为王、物欲横流的时代却好像和社会格格不入严重脱节,成了超凡脱俗的东西,更觉责任重大。或许大学不只是培养一个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更应该是有着开阔视野渊博学识和美好品德的人。类似的思考和反思经常在这个生机勃勃的操场发生,想必也将有更多的思考在这里继续。


上周四,在一片混乱的取快递中,向往自由的饭卡成功地逃脱口袋的束缚,溜了出去。在发现丢了饭卡之后,我开启了大面积搜索,上课的教室,买饭的窗口……最终一无所获。被郁闷裹挟中,收到了学生发来的钉钉消息,“老师,这是你的饭卡吗?”随后发来了一张饭卡照片,我顿时又惊又喜。成功地联系到捡到我饭卡的日语学院的同学,拿到了这张逃逸失败的饭卡。河外学子的诚信和善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第二天依然会在手机上收到学生发来的帮忙寻找饭卡的消息。学生捡到并归还的不仅是一张饭卡,捡起的是拾金不昧的精神和纯洁美好的善意,学生发来的不仅是一条条消息,发来的更是温暖的关心和河外的精神。


每一张照片都有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是河外的缩影,河外学生以求知笃行的勤学精神和热情善良的美好品德深深地打动着我。河外是老师,用渊博的知识充实学生的头脑,用高尚的德行哺育学生的灵魂;河外是家长,用宽广的胸怀包容学生的独特,用无私的付出守护学生的善良。抬头看窗外,夕阳西下,阳光洒在操场活力四射的学生身上,我知道河外的美好又开始书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