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外观点

【河外大学观】河外教师要成为“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发布日期:2022/5/4 10:33:05 访问次数:6133

    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中国人民大学老教授、老专家和中青年骨干教师代表,希望中青年教师向老教授老专家学习,立志成为大先生,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上不断创造新业绩。


    1931年,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梅贻琦老先生在就任清华大学校长进行演讲时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经过多年的实践,河北外国语学院董事长、校长孙建忠院士丰富了这一观点,指出:大学之大“非大楼之谓,乃有大师之谓也;大教无,高材何出?无高材之盛出,大学之大何谓?大师乃学厦之根基、支柱,高材乃大学‘生’之本源、‘命’之魂魄。”充分说明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要成为名校,就必须要有名师,才能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为打造河外“大先生”,孙校长提出,教师要在学生学习、做事、为人上以身示范,做学生成长路上的指明灯、风向标。

    总书记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做好“经师”,念好专业经、观点经、问题经。河北外国语学院提出,“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光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是一条流动的河或是浩瀚的海,更应不断地扬起朵朵浪花供学生采集,在学生的灵魂深处铸就一座永不磨灭的浪雕”。每一位教师都要坚持学习专业前沿知识,提升专业素养,让每节课充满观点、以问题链贯穿整堂课,让学生在观点和知识的海洋里萃取明珠。

    成为“人师”,涵养德行、做好人、处好事。河北外国语学院认为只要是与学生接触、与学生打交道的老师,都是在做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大思政课”教师,他们在为人、做事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对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方面功不可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每一位人民教师都应该争取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这既是习总书记对教师的尊重,也是对教师的更高要求,也是教师肩负的重大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