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外要闻

只为国家需要,河北外国语学院默默地为国家培养了上万名人才,涉及75个语种

发布日期:2021/12/27 10:59:32 访问次数:1639

      为积极响应和备战冬奥会,为建设一批国际化、高水平、复合型专业志愿者服务队伍,河北外国语学院于2017年开始,每年投入3200余万元,开设涉及“一带一路”国家、冬奥会参赛国家的小语种,5年磨一剑,目前河北外国语学院已开设75个语种,涉及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参赛国家的官方语言。

      五年来,每天清晨,在河北外国语学院校园里,20000余名同学组成冬奥会特训营,学习由河北外国语学院开发的冬奥会多语种教材,内容涵盖日常用餐、交通、娱乐、休闲、本地旅游、民俗、文化、历史、地理、特产、场馆区域、运动项目、比赛专用术语、就医或者康复术语、新闻报道术语等,外籍教师也和同学们一起学习, 学校储备了大量的“非通用语种”人才。 

       河北外国语学院坚持“双轨双专业”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模式,在开设专业的基础上免费为本科学生开设一个非通用语。“双轨”指办行业里的专业,学专业里的外语,非外语类的专业实行“专业+外语”模式,在学习专业的基础上加上专业外语的学习,大多数专业复合英语,有的专业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复合俄语、日语等;外语类的专业实行“外语+专业”模式,在学习外语的同时,设置专业方向供同学们选择。“双专业”是在复合型专业的基础上,为每个专业量身定做一个非通用语种,非通用语种周学时812节,相当于学生在自己所学专业的基础上又学习一个非通用语种专业,时刻为国家需要做好准备,也让学生的就业多条腿走路。

      在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中国石洽会、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第六届中国国际物流发展大会、扬州世界园艺博览会、上海花博会等国际赛事中总能见到河北外国语学院小语种志愿服务者的身影。学校也成为国家援非工作的外语人才供应基地,2022年冬奥会语言人才培养与选拔基地,河北省“一带一路”参与国家的官方语种人才输送基地,第六届中国国际物流发展大会唯一承办大学等。

       河北外国语学院师生将继续努力前行,不断为国家需要、为社会需要提供专业外语人才支撑,为办好2022年冬奥会、为助推河北省的对外开放贡献河外力量! 

河北外国语学院已储备以下75个语种的人才
      英语、日语、德语、法语、泰语、俄语、越南语、朝鲜语、缅甸语、荷兰语、芬兰语、波兰语、冰岛语、瑞典语、隆迪语、斐济语、印地语、捷克语、老挝语、希腊语、祖鲁语、豪萨语、波斯语、马来语、黑山语、蒙古语、丹麦语、挪威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阿拉伯语、乌克兰语、柬埔寨语、菲律宾语、僧伽罗语、尼泊尔语、匈牙利语、乌尔都语、茨瓦纳语、卢旺达语、约鲁巴语、索马里语、立陶宛语、土库曼语、普什图语、土耳其语、希伯来语、斯洛伐克语、罗马尼亚语、保加利亚语、塞尔维亚语、白俄罗斯语、乌兹别克语、泰米尔语、哈萨克语、孟加拉语、拉脱维亚语、塔吉克语、斯洛文尼亚语、阿塞拜疆语、吉尔吉斯语、阿姆哈拉语、斯瓦希里语、亚美尼亚语、克罗地亚语、波斯尼亚语、阿尔巴尼亚语、印度尼西亚语、塔玛齐格特语、马达加斯加语、林加拉语、伊博语、沃洛夫语、修纳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