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外观点

“读大学就是读图书馆”,来河北外国语学院体味幸福“悦读”

发布日期:2021/8/17 8:34:56 访问次数:2965

“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作为新时代的大学,河北外国语学院通过打造书香校园文化工程,努力培养大学生的读书习惯、读书兴趣、读书能力,建设读书型大学。

在大学里,同学们涵养底蕴,培植特长,厚积薄发,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掌握知识和技能,校园文化便成了学生生产知识和观点的孵化园。

读大学就是读图书馆

河北外国语学院董事长、校长孙建忠院士总是跟师生强调:“读大学就是读图书馆。”学校将教室打造成书香园、思想室;将走廊文化打造成师生的荣誉墙;在每间教室里都有图书墙,让整个校园的角角落落都被浓浓的书香气包围。

提升文化、文明、气质的方法就是用读书来垫底。河北外国语学院坚持将读大学的“读”字做大做强,让读书成为学生大学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让学生有浓厚的兴趣读书,让学术、知识、概念、原理等各种争论成为学生大学生活的主流。

学校多维度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让教室成为“书香园”,班班打造共享“图书墙”,让书架上充满专业、文学、历史、地理、经济、政治等各类图书,让教室成为思想室,让教室成为身心的洗礼堂。通过轰轰烈烈开展读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在图书馆、育德大学、网络传媒大学、教室、课堂、网站等途径读书,掀起读书学习热潮。

21天养成读书好习惯

习惯养成需要21天,用21天打好基础后,就可以持续性地乘胜前进。读书最重要的就是坚持,读一本书或者读一小时书很容易,但读一辈子的书却很难。河北外国语学院提出,要让同学们每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同学们养成随身带一本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学校全方位打造书香校园,树立全校师生“天天都是读书日”意识,号召同学们四年下来读200本书。为帮助同学们养成读书习惯,河北外国语学院坚持每学期都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主题活动,把鼓励学生读书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以演讲比赛、朗诵比赛、师生同台讲故事、课本剧活动等形式激发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把读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们通过实践活动学到知识,得到锻炼,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将这种习惯保持下去,在升温中保温、保温中加温。

书之大——天下万般皆为书

河北外国语学院全校师生除了读专业的书,还要读塑造人文修养这本人生垫底的书。读的书不仅仅是手里拿着的那本书,要读社会这本书、读人际关系这本书、读媒体这本书、读学校发展的历史这本书、读别人的经历、经验这本书、读他人成功与失败的这本书……

孙校长提出,要让电子屏、网站、电视台、广播电视台、校园、校园文化、为人处世的规则、生活区、教学区、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成为河外人的11本垫底儿的

读书,不是仅仅指纸介书,还有新媒体、朋友圈、微信群等带有知识性的“书”。要在你接触的一切事物而产生的思考中读书,在总结自己过去、现在的经历经验中读书。读自己这本书,同时还要虚心地学习各行各业的有头有脸的成功人士和身败名裂的人这本书,读好他人之书。

读活书——活学活用是为佳

河外人要勤读书、厚底蕴、有文化、敢立言,创造出有观点的论文、小说、理念,拒绝“死读书,读死书”,要读活书,要活学活用。

学校鼓励学生既要读好每一本书,还要续写好每一本书,要广泛地挖掘“教科书”,让学生博览群书,在有字处、无字处读书,全方位打造书香校园,文化河外。

让学生在学校“尚学”,在学校“读书”,去发现和捕捉每一个“大家”、“宿儒”、“圣人”的观点,用他们的观点、主意激励自己,让自己成为大家、宿儒、圣人。要把读书“抢救”回来,真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师生在读书中树立信仰,锻造发展质量。

“读大学就要读图书馆”这句话人人都知道,但读书的环境不仅仅是图书馆,教室、宿舍、校园、公园等都可以成为读书的场所。希望每一名河外人都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有字之书、无字之书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经验与能力,做新时代的有“识”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