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外观点

董事长、校长孙建忠:教学就是培养同学们做事

发布日期:2021/8/9 9:54:51 访问次数:3404

“教育就是培养同学们做人,教学就是培养同学们做事。”新时代下,河北外国语学院董事长、校长孙建忠院士赋予“教学”新的内涵:所谓教学,就是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懂知识,掌握技能,学会创造。作为河北省8所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示范学校之一,河北外国语学院紧紧围绕教和学上下苦功夫。

01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学校把“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教学的原则和宗旨,打造了“五教五学”的课堂:老师教做人、教知识、教技能、教创造、教创新;学生学做人、学知识、学技能、学创造、学创新。教和学就相当于阴和阳,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把教室打造成教场、诱场、道场:学生在这里学道(向书本、自己、网络、他人、老师、实践学)、悟道(理解清原理)、得道(将学到的知识、技能深化到脑中并融会贯通,把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让教室的环境成为智慧爆发的引信,把我们的课堂弄得热闹而有秩序。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孙建忠校长要求任课老师讲的内容要像《风》一样,达到风的效果。从而培养学生的11个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意志;学习习惯;阅读的能力;融会贯通的觉悟;借智的水平;终身学习的能力;自动自发;求索精神;演讲能力;创新精神。

02

打通了教学革命的最后一公里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课堂一端连接着学生,一端连接着民族的未来,教育改革只有进入到课堂的层面,才真正进入了深水区。”

2015年以来,孙建忠校长创造性提出准职业人培养方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实行准职业人培养课堂模式,教师从讲和教变成启和导,实行小组建设和老师集智备课、学生集智备学,学生讲,老师听,真正扭转了课堂角色。

与此同时,学校还提出“倒插柳”式教学法、车间式实境课堂、语言自然学习法等108种教学法,全盘焕新了课堂景象,实现了五个转变:即从排排坐变成围圈坐,从老师填鸭讲变成学生小组带着问题链探索,从没兴趣变成不想玩,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探究,从绵羊变成学狼。通过课堂教学改革,使得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的职业状态发生了明显转变,人才培养的质量明显提高。

03

在全国率先打造“专业公司化式教学”

学校打破传统的火柴盒教室,把教室升级改装成“六室”,把双师型教师转型成“职业培训师”和“项目经理”,把学生变成“员工”,让专业的师生像公司一样去开展市场经营、承包对外项目、进行各种实战,让学生在承包来的项目中实现在做中学,让教师在做中教,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在公司中任职的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参与公司真实商业项目运营,还得到了相应的工资报酬。专业公司化实现了对学生专业综合知识、综合能力的协同培养,经过真操实练,学生在公司“工作”四年后再去求职,俨然已成为有经验的“职场老人”,这样一个应用型学生就毕业“出炉”了。

校长孙建忠用全新的思维形式,结合河北外国语学院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套成体系的教学改革理念,形成了一系列的顶层设计的创新体制,准确地回答了习总书记提出的“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