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1/8/9 9:09:08 访问次数:3078
“科学家离我们并不遥远”
为了鼓励师生开展应用型科学研究,河北外国语学院鼓励人人开展打造工作室活动,从学生到老师都要打造工作室,对岗位进行科研。
河北外国语学院董事长、校长孙建中教授指出,科研要从自身做起,根据自己的兴趣、专业、特长把自己的岗位和专业做成工作室,继而把工作室做成研究小组,把研究小组做成研究所,把研究所做成研究中心,把研究中心做成研究院。
“科学家离我们并不遥远”,孙校长指出,大学是产生思想、产生观点、产生知识的地方,而工作室是未来专家的土壤、平台和摇篮,要在工作室的土壤里、摇篮里孵育专家、哺育专家,让工作室成为知识再汇聚再创造的源泉,成为能力再汇聚再创造的源泉,成为产生专家、产生科学家的地方。
“观念一变,天地宽”
万事开头难,更何况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科研”一词“高大上”,让人“望而生畏”“敬而远之”。为了让同学们正确看待工作室,欣然接受工作室、高效实用工作室,在组建工作室过程中,河外总结出了工作室的三大作用:
一是通过工作室,能够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在平台上实现自我孵化。
二是通过在“室”里面实实在在做事,能够把岗位上的所有事做成专业。
三是通过建设工作室,能够推动学科专业发展,推动教师自身专业及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是通过在工作室里“学”“研”“究”,培养师生的国际化思维,拓展国际化视野,提高师生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观念一变,天地宽。将日常工作和学习带进工作室,让工作室不再只是攻坚克难的战壕堡垒,在科研能力相对薄弱的普通学生面前,工作室更是助力自己成长拔节蜕变的“孵化园”。
案例分析:
以河北外国语学院计算机学院C-ray工作室为例,该工作室由学校计算机爱好者组成,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计算机技术方面的研究、交流、整理、和推广工作,工作范围包括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设计、制作、测试;并提供相关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微信小程序开发;计算机维修及维护服务,网页设计,电脑图文设计、视频制作,PS绘图;淘宝美工与开店指导等,先后承接了河北决策研究网、河北外国语学院30余个处院及专题网站、河北外国语学院教学资源平台的研发工作。
通过在工作室岗位上的锻炼和学习,同学们在校期间就获得了一线工作岗位真实项目的开发经验,真正实现了学校所学与岗位所需的无缝对接。同时,及时发现人才方案中存在的不足,倒逼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师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为专业内涵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小发明、小创造、小改革、小建议、小尝试、小进步、小组合”
在建设工作室时,河北外国语学院鼓励师生打破固有思维,以“从专业、特长出发打造自己的工作室”为原则,基于岗位打造,基于自身任务打造,基于所学领域打造等,每天开展“七小科研”——小发明、小创造、小改革、小建议、小尝试、小进步、小组合,在这种开放的思维牵引下,全校师生打造了职务工作室、岗位工作室、专业工作室、课堂工作室、课程工作室、课题工作室、团队工作室等。
以河北外国语学院3D打印工作室为例,学校于2020年成立了3D打印工作室,购置了16台当前功能和技术最前沿的3D打印机为河北外国语学院有志研究3D打印技术的广大师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并将虹天科技3D打印技术培训中心、3D打印机研发生产基地的领导请到工作室,为同学们进行3D打印指导与培训,以服务学校开设的艺术设计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建筑设计专业、动漫制作专业、美术专业、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等对3D的需要。
工作室在运营过程中,要把握好“七化”:
一、专业化:工作室要围绕“岗位专业化、职业专业化、知识技能专业化、专长专业化”进行创新创造。
二、育人化:工作室要在“知识技能+道德思想”上下功夫,要加强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影响与哺育。
三、跨界化:工作室要将主学科、边缘学科融会贯通,培养学生专业专家意识,帮助学生树立专业目标、专业理想,努力把专业学好。
四、应用化:在工作室中10%的教师、15%的学生攻关学术型科研,90%的教师、85%的学生开展应用型科研,这样科研成果才有可能在社会上被使用,只有被使用了科研成果才能发挥出自己价值中最精华的部分--使用价值,也才能通过在社会上遇到各色人群、各种挑战与各类机缘实现专业的孵化和能力的蜕变。
五、科研化:工作室是一个“科研机构”,每个人要把自己定位成“科学家”,对自己的岗位进行研究,把岗位上的事儿条分缕析的理清楚,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练习,逐渐成长为“科学家”,实现从大众到骨干、骨干到精英、精英到核心、核心到旗帜的升级蜕变,把工作室打造成个人成长的“孵化室”,成为锻炼一个人的科研能力、业务能力、专业能力,树立个人品牌的重要载体。
六、立体化:工作室是无边无沿的,工作室不在于空间的大小,而在于业务拓展范围的大小。工作室的成员要变岗位意识为部门意识,一个岗位就是一个部门,要有独立办部门意识,要把工作室从扁平化工作变成立体化,碎片化工作变成系统化。
七、产学研一体化:将工作室与研究中心、与教学、教育、管理、岗位结合起来,让工作室作为产教融合、产学研一体化的启蒙形式与立足基地。
建设工作室的目的就是让固有的空间成为大有可为的工作室,想要打造成功的工作室,必须要追求“五性”,一是人员队伍的稳定性,二是持续化的创造性,三是誓争一流的心性,四是脱离“三分钟热度习惯”的长性,五是强烈追求示范性的特性,有旺盛的生命力。通过打造科学的工作室体系,让师生用创新不断地自我进化、自我成长、自我进步,推动工作实现专业化、系统化、秩序化、逻辑化,把自己打造出来,把工作局面打造出来,实现学习和工作业绩大丰收。
上一信息:河北外国语学院的这“四力”,真的很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