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外要闻

河北外国语学院深入开展“劳动教育”,用“九一定律”立德树人

发布日期:2021/4/14 10:52:14 访问次数:2119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之中,明确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要求:“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要巩固良好日常生活劳动习惯,自觉做好宿舍卫生保洁,独立处理个人生活事务,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提高劳动自立自强能力;强化服务性劳动,自觉参与教室、食堂、校园场所的卫生保洁、绿化美化和管理服务等。高等学校也可安排劳动月,集中落实各学年劳动周要求。

“河北省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王东峰书记也在大力提倡“劳动教育”,提出要给大学生安排适当的校内校外劳动

河北外国语学院的“劳动教育”

河北外国语学院提出教育就是培养同学们做人,教学就是培养同学们做事”,在劳动教育方面,我校正在探索一种切实可行的劳动教育新模式,切实落实国家劳动教育政策。

劳动教育——益德、益智、益美。劳动的目的是什么?劳动教育具有独特意义,在整个教育中牵一发而动全身。

1.可以让自己与世界充分接触,用身体去丈量物理和心灵的世界,用全部感官去认知和学习,既能让同学们爱上劳动,又能让他们感受到劳动在人生中的价值,培育对劳动者的足够尊重的情感,明白劳动是人的本色,劳动创造一切的道理,可谓益德;

2.同学们在劳动中可以愉悦身心,强健体魄,增强意志力,涵养吃苦耐劳精神,对文化课的学习会起到促进作用,可谓益体益智;

3.同学们在参与劳动过程中还可以感知出劳动的美、创造出劳动的美、品味出劳动的美,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可谓益美。

劳动教育——目标性培养两种人:通过劳动教育我们要培养极富创造力的人、勤劳的人。我们必须清醒的知道,劳动中蕴藏着创造力、能滋生创造力、可锻炼创造力、更能培养创造力。把河外学子引导到“校内、校外”各种锻炼能力的劳动中去接受劳动教育,放到“各种复杂的、各种各样的”劳动市场去锻炼,以弥补“九一定律”中那十分之九的教育。

河外提出“九一定律”,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之外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自食其力,学习公序良俗、涵养职业道德、社会公德,除了利己主义之外也要利他,将个人英雄主义与集体英雄主义相结合起来。在劳动中遇到困难想方设法解决的过程就是智慧形成的过程。

劳动要成为习惯:我们必须以“劳动教育”为核心开展文化教育、公共道德教育、全人教育,目的是引导同学们形成自觉习惯。我们要追求从“约束”升级为“自觉的习惯”,从“约束”到“自觉习惯”的转变,就是质量的提升。